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书画网
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我国著名雕塑家潘鹤介绍,清末以来,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的雕塑艺术突然衰落了,原因之一是我国的传统雕塑艺术完全依存于封建神权,雕像多是寺、观、庙堂里的菩萨、佛像等,近百年来反封建反神权的斗争,就把雕塑也一并清除,雕塑艺术几乎顿时销声匿迹。一些新文化的勇士,如康有为等,曾致力引进西方雕塑,但在时局动荡的上个世纪初成效不大。
广州最早出现的现代雕塑,据《广州地方志》记载,是清末由旅外人士从欧洲带回的汉白玉小天使像、狮身人面像等室外小型雕塑,最初置放于岭南大学,即现在新港中路中山大学内。1918年,被移至当时的“第一公园”,即现在人民公园等处。上个世纪20年代,出现由外国人创作的室外人物雕塑,为人所熟知的有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的孙中山铜像,此外,史坚如墓园的史坚如汉白玉像、海珠公园(今省总工会前)的海军上将程璧光铜像,也在这一时期出现。
广州现代雕塑艺术的起步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前后。当时,李金发、梁竹亭、郑可等一批到欧美或日本攻读雕塑的青年留学归来,他们大都在广州从事美术教学和创作活动。
然而,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民族和国家遭受深重苦难的时期,国力贫弱,政府无法对艺术作出支持,这些广州雕塑的先驱者们创作的数量不多。在创作的题材上,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们突出雕塑两方面的题材:一是近代史上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名人;二是上世纪40年代后期,一些青年雕塑工作者如曾新泉、潘鹤、尹积昌等塑造的一批人物肖像和反映当时战乱、饥荒中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作品。
广州早期的雕塑作品,由于时局动荡,战乱不断,现在大部分已难寻踪迹。对于当时的面貌,我们只能通过史书的描述略窥一二。如梁竹亭在1932年为沙河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坟园创作的《无名英雄》铜像,在广州沦陷时被炸毁,《广州地方志》对这座雕塑有这样的描述:“以一个威武雄伟的战士形象表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日救国精神,并在像前塑置1对铜狮和8个铜铸宝鼎”。也有一些在战火中幸存,如李金发创作的邓仲元塑像等,但数量不多。
当时没有专业的雕塑机构,雕塑家非常分散,但出现了兼有雕塑创作任务的教学机构,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在1947年~1949年设雕塑科。
兴起:
标志性城雕巍峨矗立
提起广州城市雕塑,为市民所熟知的至少有三个标志性作品:“孙中山纪念像”、“解放广州纪念像”、“五羊石像”。这三个大型城雕无一例外地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山纪念堂前的孙中山纪念像的建造颇有一段曲折的经历。中山纪念堂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兴建,设计图上有一座矗立于广场的孙中山像,但由于种种原因只建了座墩。建国后,政府将原置于中山大学、日本人送的孙中山像移到孙中山纪念堂前,但是发现铜像太小,与环境很不协调。1956年,当时广州市政府决定由刚成立的广州人民美术社雕塑组创作新的孙中山像。历时两年多,创作组创作了22个小稿候选,经宋庆龄、郭沫若等评议才把稿定下来。1958年9月,高5.5米的孙中山纪念像落成,表层为紫铜喷涂,放置于原建的6.5米高的像座上。今天,当我们看到这个雕像,仍能感受到伟人庄严伟岸的气势。
家喻户晓的“五羊石像”在很多市民心目中是广州的象征。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创作者尹积昌、陈本宗、孔繁伟根据五羊城的远古传说,塑造了这5只神态各异的仙羊。1960年4月,这座高11米、用130多块花岗石刻制的雕像落成。当时的广州市长朱光用调寄《望江南》赞曰:“广州好,城古越千年,饱阅沧桑消劫烬,缅怀缔造接前贤,山立五羊仙。”
“解放广州纪念像”矗立在珠水之滨,只见那英武魁梧的解放军战士,左手怀抱着象征人民深厚谢意的鲜花,右手紧握钢枪,观者无不感受到那雄伟、崇高的气势。1959年12月,由尹积昌等人设计的这座高6.5米、基座高9.5米的雕像落成。可惜的是,这座雕塑在“文革”时被拆掉。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由潘鹤主持,在原址上重新设计修建。
广州城市雕塑建设开始起步,得益于广州市政府的重视。除了这三个作品之外,其他的城雕主要有:长堤的《创业者》、银河公墓的《马口英雄纪念群像》、动物公园的《母子猩猩》、儿童公园的《小鹿,你好》等等。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仍以歌颂领袖、缅怀先烈、反映新生活为主。
那时,广州出现了两大专业的雕塑机构:广州雕塑工作室和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1958年,中南美专从武汉迁来广州,成立广州美术学院。以曾新泉为主任的雕塑系教师,加上由广东省美协调到该系任教的潘鹤,成为广州雕塑艺术事业又一支骨干力量。
来源 :网络
上一篇: 城市雕塑
下一篇: 图说焦外成像在摄影创作中的运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