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书画网

一 泥塑训练的目的
  泥作为一种在雕塑艺术的基础教学中最容易上手,并可反复使用的可塑性材料,在我们的教学方法中和理念上,是有很大的可进一步发掘的潜力,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形”的概念的理解和强调,基本上是到位的,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明确的,既以雕塑家的眼光来看“形”以及对基本形、整体观念的强调,特别是在人体写生训练中所贯彻的大的动态、重心、比例、模特的形体特征等方面,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旨在训练学生掌握基本写生能力方面的教学体系。但是在培养学生对泥塑语言有个性探索的要求不够重视,没有看到学生做为一个个感受自然的个体,对模特的形体感觉是多样性的,对泥这种可塑性材料的体验也不相同,从而形成在观察、感受、造形表现多种可能。我们以往对学生的要求是一种单一的观察、理解“形”的方法及评判标准,以致塑造手法(中央美院雕塑系的泥塑传统)从而形成一种误导,认为只有附合我们所提倡的这观察、理解表现模式的,并达到一定力度的学生作品才是附合教学要求的。其实这种要求(或模式),只附合一部分学生(有时甚至是个别学生)的形体感觉的特点,使其在这单一的模式中表现得如鱼得水,得到教员肯定,从而形成榜样作用,对其他同学产生影响,特别是对有另类形体感受及材料感觉(往往是很有艺术天才的个体)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使其被迫放弃自己的个性感受,(往往是很可贵的,有个性的雕塑语言的萌芽)去追赶老师提倡的那种陌生感受,当然,人的感觉也是有共性的,通过一定的强迫训练是可以使学生(至少是大部分学生)理解并掌握一种强加于个性之上的统一样式。只是由于适应性的不同,而在这一统一标准面前显出不同表现力度,而其中那一小部分具有鲜明的另类形体及材料感受性的个体,则会在这种统一标准面前显出极度的不适应,甚至被淘汰出这一体系。我们知道艺术是人类对自然包括人自身的存在的感受、知觉的结晶。现代艺术是建立在对人类感受、知觉的个体性的维护和发觉的理念上的,使艺术家(做为“人”)通过艺术的创造的过程,开掘自身创造潜能,从而达到美学意义上的自我完善,同时影响其他个体,激发其自我的完美的欲望。如果我们对以上的理念有所认同,那我们自然应该考虑将我们艺术教学的理念做一些调整,具体到泥塑教学方面,我自然不会将在雕塑发展史的某一阶段所形成的艺术样式和训练方法做为我们今天培养艺术家的唯一的教条,我们前面提到人对自然的感受的个性特征,及人类感觉的共同性,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决定了我们的教学理念,另外我们应该在当代人类艺术发展的平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不但要把古代、古典艺术的成就看做艺术教育的内容,更应该把现代及当代艺术理念做为人类艺术成就的结晶提供给学生以此作为前提,来思考泥塑训练的方法,我们要找到一种多元的,因人而异的鼓励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雕塑语言进行探索。泥塑训练是雕塑系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基础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在以自己的雕塑语言说话时需要的“底气”,而不是一种强加给他的,一种曾经(或仍然是)被视为正统的“发声方法”。何为“底气”?它其实是艺术家在运用自己艺术语言时的自信,以及把自己的东西表现“到位”的力度水平和一个雕塑家在寻找自我艺术语言时所需要的顽强。
  我们一直在教学中尽量避免学生对个人风格的过早追求,认为这种追求会阻碍学生基本能力的发展,我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这种对自我风格(雕塑语言)追求的强烈愿望的限制,使学生对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产生逆反心理,大有“走了弯路”之感,我们现在知道学生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对自己的雕塑语言的个性追求是应该使教员感到兴奋的,因为它是我们在个性化教学中与学生沟通的切入点。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所提供的泥塑训练(人体写生)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人体这一自然界中较复杂,并且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的观察和理解来了解并掌握自然界中形体的变化规律,至于感受的强度和内容,因人而异,表现出来的冲动也不同,我们知道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既然赞美大自然的无限丰富,我们当然也欣赏人的感觉的多样性。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应该在个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学互动。教员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本身具有的和将要产生的雕塑家的品质。其实雕塑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单一的理念和样式来决定雕塑语言好坏。我们在为学生提供训练时所提出的建议,应该是具有包容性的、多元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力和理解力的培养是个性化的引导,也就是建立每个学生自己对模特儿的感受,对材料的使用偏爱的基础上的,使学生将自己的感觉统一起来,加强整体观念,使学生明白怎么整理自己的感受,将观察与塑造手段统一于鲜明的整体观念之中。

二 训练方法
怎么才能把我们上面谈到的理念运用具体的日常教学当中呢?
  我们首先要使课时的安排具有个性的,互动的特点,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既然我们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塑造能力,那我就不必要求每个同学都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数量的作品,每个人感受自然的方式,频率是不同的,接受和处理信息的速度和能力也不一样,这个学生需要的训练模式和周期不一定适合另外的学生。教员应该为学生安排(与学生商量)适合他本人的训练,至少教员在这个问题应该灵活掌握。

  因为我们都不希望同学们在那里“磨”,也知道“磨”不出来,为什么不让同学们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呢?回到了我们前面谈到关于训练的目的上,是要学生们都按照一个模式走观察理解塑造,以至所有的学生的作业象一个模子扣出来的呢?还是根据每个同学不同的艺术个性,以他自己独特的感受,并按自己喜爱的手法塑造呢?如果是前者,那毫无疑问我们按照严格的课时,统一的要求来训练,因为我们要达到训练共性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具有一种固定的公认的“具象写实功夫”。但如果后者是我们教学特征,那么统一的要求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其实,经验告诉我们,课时的长短不能决定学生是否掌握整体观念的问题,看形的方法也磨不出来,学生是否“开窍”取决于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并保持注意力高度的集中的时间的长短如力度,每个学生所具有这种“定力”不一样,时间的长短不同,就像有人善短跑,有人善长跑,有人喜欢走路一样。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在这种学生们注意力高度集中,感受特别活跃的时间里,如果教员点播适当学生最容易“开窍”,观察力理解力都会明显提高。

下面谈具体教学法:

1、短期强化训练

  可以短期作业进行强化训练,要求学生每天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在每天结束时给自己的作业拍照(至少四个角度),并做文字小结,在周五本单元结束时,将每天所拍照片与完成的作业一起总结评判,并完成一篇有关此项训练的心得论文,这种训练的好处是学生每天到教室上课是“有备而来”,不会“磨”,每天解决不同的问题,另外,文字总结可以帮助理解,增强记忆,照片可以帮助学生明了问题出在哪个阶段,整理出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在总结会上不但被要求谈自己的作品,及问答老师和同学们的质询,同时还要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使同学们保持一种学术思考的习惯。
  这种有针对性的短期训练,应该安排四周左右的时间,两周头像,两周小人体,可以集中也可以分开安排。
2、中、长期训练(人体)
  我们以往训练的重点及难点,经常出在中期及长期作业阶段,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在短期训练中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观察方法及塑造手段,因为在短期训练中,学生不会陷入局部塑造的僵局,并能在基本形上的塑造中锻炼自己的整体观念,也没有时间把东西做到面面俱到,而且对泥这种可塑性材料有主动的把握。而中期作业的训练目的则有所不同,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在这种较长期的训练中,学生们的注意力会有所松懈。另外对训练的要求的认识也会忽略,最容易出现“磨”的现象,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分为二部分来解决,首先我们要就具体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来分析,看看他是否困惑在观察方法上,也就是说是否因为整体观念的薄弱,而产生局部与整体的失调,由于我们前面进行的短期强化训练,学生应能够在教员的启发下很快找到问题之所在,重新把握住整体观念,找回“感受”。第二个方面也就是我们此项训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以自己的观察、理解的基础上把自己特有的形体感受和泥塑语言,表现“到位”,把话说“足”。这就要求我们教员对每个学生的泥塑语言、形体感觉有个性化的认识,找到有针对性的启发方法,切忌以一种统一的标准样式来要求学生,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去运用一种自己喜爱的并运用自如的泥塑手法,去塑造,包括泥的软硬、工具、表面肌理,进度节奏等等总之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泥塑训练时所能具有的最佳状态,保持头脑清醒,精神高度精中,获得在整体观念的控制下最大程度的对自然形体变化的感受性。教员要对每个同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要求,使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尽量做足。我们在以往的中期、长期训练中往往出现学生会有“做不下去”的问题,这是因为学生对教员的要求产生了“误读”。以及对自己的感觉缺乏自信,如何在训练中尽量避免学生陷入这种僵局呢?除前面所谈到的方法外,应该对每个学生所做作品的时间,做尽量灵活的安排。特别要注意学生的工作习惯,要学生明白在自己精神不集中的时候是不应该再继续工作了。学生在观察理解上面没有突破,作品上是不可能有进展。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工作,是必将自己的作品磨到一种自己都感到无从下手的地步,我们必须在训练中使学生们随时保持对模特儿新鲜的感受性,以及对自己作品明确的控制力,这种感受性和控制力可以通过教员不断强调自然形体的魅力等因素,并提醒学生们注意保持感受、理解、塑造这一过程的节奏来实现。

  我们前面说过学生对形体语言的“开窍”,是产生于头脑清醒,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的,所以教员对教室中的学生的“竞技状态”,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我们要想开发泥塑训练课程的潜力,关键在于此。我们大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当中,总结了许多非常有效的教学理念,我们自己的艺术实践也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切实的榜样,但由于我们的训练要求的标准一直比较单一,对个性化训练重视不够,所以对学生个人感受性,创造潜能,塑造手法的开发方面比较陌生。仿佛我们大家一直在对所有的学生重复地提倡“一种”感受理解,塑造的过程模式。方法的单一造成了效果的单一,造成众多个体的不适应。我们在训练共性技能上的成功,恰好成了我们培养个性创造力的障碍。具体到泥塑训练上,特别是中、长期作业。我们针对学生作业单一的要求和批评标准,(有时甚至是无意之中的)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外在的样式追求,正是这种追求压抑了学生们自己对自然的感受性和有个性的表现力产生了学生对泥塑训练的要求的“误读”。同学们在这种“误读”中,在教室这一特定的环境里相互影响,加上教员没有个性启发的单一训练标准,使我们的泥塑训练变成了一种“点心模子”式的生产过程,这里,我们要面对一个有关写实训练标准的讨论。在我们如泥塑训练中对模特的品评标准上的作用是否存在问题呢?对学生作业中对模特的“肖似”的要求到底如何掌握呢?如果使学生对感受、理解自然形体的变化规律的同时,摆脱自然形体无限丰富,细微的变化的困挠。整体地、概括地将自己对自然形体的感受以自己独特的雕塑语言表现出来呢?我们以往的训练偏重于学生模特形体(形象)特征的掌握,这种要求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对它过多强调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对模特儿的依赖,并以在“非形体”意义上的肖似作为追求,从细节上与模特的认同感为塑造,我们在日常教学,特别是在、长期作业的训练中经常会看到,学生为了保持这种与模特儿细节上的认同感而不顾整体观念的现象。
  学生会陷入一种困惑,认为基本形与细节变化是对立的,细节上的与模特的“认同感”是取悦观众要素,认为中、长期作业一定要“深入”,甚至将其进一步理解(误读)为深入局部。我们暂且不谈学生对教员要求的“误读”,让我们先讨论一下我们教学要求及方法在这种误读中所起的作用。我们为什么要安排中、长期训练呢?实际上我们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去观察,理解自然人体,使学生在短期有针对性的训练之后,把自己的感受,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充分,不受时间的限制,也就是说时间的延长是感受,理解塑造进一步丰富的必要条件,而不是松懈整体观念,反复“磨”细节的借口,教员在对每个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求表现在对具体学生工作时间的安排和对学生工作节奏的把握上,这个问题教员一定要有针对性地灵活掌握,使延长的时间(相对短期作业来讲)成为学生训练的有利条件,而不是负担。在训练中教员应该将每个学生在短期训练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加以引导、启发,力求在中长期作业中保持那种新鲜的个性语言特征,并进一步发扬明确这种个性。
  教员应善于把握学生作为感受自然的个体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形体感受性格,进一步启发学生在自己特有的感受性的支配下,对泥这种可塑性材料的塑造手法上个人的偏爱,与自己对自然的感受统一起来,逐步形成自己的泥塑语言。教员应该在这种过程中起积极的引导作用,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我们仍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每日小结,并分阶段进行拍照,作业结束进行点评,使学生在塑造与理念两方面都得到训练。

3、长期作业(大人体)

  在我们所提供的长期训练中,大人体有代表性的,我们建议把大人体的训练看成是以人体这种自然形作为表现主体的(或具有自然形特征的)创作来开展训练。我们不赞成以大人体训练作为单纯培养写实能力的习作课程,我们应充分注意大人体训练所特有的,尺度感、制作感,以及在审美样式的体现上所具有的特殊性。在人体的训练中,模特上只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学生应该被要求去完成一件人体作为客体的泥塑创作,尽管人体的动态可能有一定限制的(比如站立的男人体,或女人体),但学生个人的泥塑语言特点,一定要充分地表达出来。
  大人体应该是体现我们在泥塑训练中所取得的对个人泥塑语言的追求的成果。我们的人体训练的目的理念以及我们中央美院雕塑系泥塑教学所培养出来的个性化特点都应该在学生的大人体的完成中有所体现。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大人体的训练中仍然出现千人一面,“点心模子”式的习作特征,那不能不说是我们泥塑教学完全地失败,为了避免这一可悲现象的出现,我们必在大人体训练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员必须同学生一起探讨对于大人体训练目的,内容的认识,探讨相关理念,明确其中艺术创造的内涵,探讨人体作为自然形态在当代艺术理念之中的形式感及表现力等方面的命题。使学生在整个训练中始终把握自己的特殊的泥塑语言,主动塑造,将模特只作为自然形来借鉴,要求学生在完成雕塑作品的同时,完成一篇以研究人体语言为命题的学术论文,阐述自己对自然人体语言在审美样式,人体艺术理念,及当代雕塑发展的认识。
  我们主张学生写学术论文,但不在篇幅上做过严的要求,我们要学生有自己的观点以及思辩能力,因为我们相信艺术创作是艺术理念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对艺术理念的思考,艺术创作就会“贫血”就会形成对自己的重复和对别人的模仿,特别在当代艺术发展的努力中,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和“合法性”。

  综上所述,我们对泥塑训练内容及要求应该建立在当代雕塑艺术发展的平台上的,使其与我们所提供的其他训练一起构成我们中央美院雕塑系基础教学的整体,为学生提供一种多元性的符合个性发展的艺术环境和训练内容。使我们在保持我们所具有的写实能力训练的传统优势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的发展空间。
  使泥塑训练与其他材料的训练在艺术理念上联系在一起,将“材料的意识”,纳入我们教学的基本纲领之中,并用通过对“材料意识”引导,发展我们对雕塑的“自在性”(Objectndess)的领悟,从而达到我们在雕塑基础教学中对现代到当代艺术理念上的完善。




上一篇浮雕人体(浮雕人体小结)

下一篇雕刻技法浅析(寿山石雕刻技法)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