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书画网   文章作者:刘慧艳


开荒牛(雕塑)潘 鹤

  “开荒牛”是城市雕塑中的优秀作品,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深圳开拓精神的文化象征。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晶,是以人为中心的充满生机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态体系。如果将城市比作一部书,城市雕塑如同精美的插图,为书籍增添气质与精神。一件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往往成为一座城市、一个时代文化的标志。

  城市雕塑作为最能体现公共艺术特点的造型艺术之一,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塑造于城市空间中,它既可以美化环境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又能潜移默化地对公众进行美的熏陶。城市雕塑是城市品质的象征,是城市景观的画龙点睛之笔,是城市居民生活互动的纽带。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城市的形象、内涵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在提升城市品质、愉悦居民精神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一些雕塑甚至成为景观污染。

  住建部与文化部曾对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全国城市雕塑的建设进行过一次全面的调查、总结与评审。参与调查的专家和艺术家们普遍认为,改革开放前30年的作品题材、内容相对单一,形式单调,艺术家的个性为“集体创作”的共性所取代。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解放、体制改革、经济发展,艺术呈多样化,城市雕塑建设发展迅猛。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很多雕塑有形无神,一些雕塑作品未能同所在城市融合,甚至影响了城市的规划和环境。在不少城市,材质低劣、制作粗糙的雕塑甚至成了市政老大难问题。

  近些年来,城市雕塑越做越高,越做越大,越做越多。但是,大多数超大型的城市雕塑依然内容空泛、形式简单,徒有大构架而缺乏灵魂。各城市的雕塑形式雷同,没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指向。城市雕塑管理机构分工不明确,城市各个部门各行其政,缺少对城市雕塑进行整体规划,缺少城市雕塑的文化定位、空间布局和时间安排。在资金投入方面,也缺乏对城市雕塑建设合理与科学的财政预算。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它可以被视为城市性格、城市精神的表象与体现。表现重大历史事件、表现重要历史人物、表现城市文化精神的标志性雕塑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建设。

  在城市中,城市雕塑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要素性质不断提升,它必须与一个城市的历史、城市文化、城市性质有机融合,以此烘托、展示城市历史、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这样,城市雕塑必须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道德,要把城市雕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

  在城市中,城市雕塑作为供人欣赏和直接体验的公共艺术作品,要考虑到受众主体的文化层次和审美诉求,所以城市雕塑的表现内容应该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城市雕塑作品往往一经建立就长期屹立在一个固定地方,成为过往行人共同拥有的视觉形象和审美对象,是否合乎公众的思想、观念、心理、情感是公共艺术创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城市雕塑是人、自然和城市的纽带。城市雕塑所具备的线条、块面、多样的体量特征,整体的静止状态与和谐的空间关系都在契合着自然的信息而影响着城市中的人们,它对维持自然的平衡形态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市雕塑的这种公开性,使其超越了专业化的特征而与公众直接接触,通过对文化艺术的沉淀,公众也受到了自我陶冶与启蒙的作用,这也正是人们精神生活的物质实现和美好生活的符号表达,是公共艺术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城市雕塑的根本属性最终将以艺术自身的美学价值得以体现。

  城市雕塑是艺术家的创作,更是艺术家对城市的人文领悟。今天的“城市雕塑”概念涉及人类自下而上发展的诸多方面。城市雕塑创作的成功与否已不仅是创作者的艺术观和技法表现问题,面对越来越狭小的城市空间,城市开发进程中给自然带来的危机,人们希望通过艺术家创作不同风格的雕塑,以此平衡自身与城市随时变化的关系。同时通过公共艺术潜移默化的精神感染来提高公众的文化意识、公共意识。良好的城市形象代表了良好的公众形象,这正是城市人个体形象的综合展现。

  城市雕塑是艺术表现,更是精神诉求。在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城市越来越重视人工环境的建设和开发,环境建设与开发的优劣,其艺术性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城市雕塑则是评价指标的一个部分,雕塑与建筑同为人工材料筑成,但雕塑能够弱化现代材料的冷漠感。从纯艺术中提炼出来的城市雕塑,在城市环境艺术中,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好的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标记,并影响着城市的外观,在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绝不要把城市雕塑仅仅当作城市的附属品,雕塑艺术家们在设计城市雕塑时,应认真地了解、分析研究该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经济基础、风土人情,以及发展趋势等诸多因素,努力使城市雕塑与城市建筑,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自然结合,浑然一体,使人们有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美的启迪。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创作高质量、反映时代风貌、体现民族精神的雕塑作品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应当前状况,中国城市雕塑还要在以下几方面不断提高。

  ——要加强城市雕塑的“公共性”

  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架上雕塑与城市雕塑的概念被混淆,尤其是在我们的一些有关城市雕塑的展览或评审会里,被专家们看中的往往是一些具有创意的架上雕塑,同时在我们身边已经耸立起来的所谓城市雕塑中,也是放大了的架上雕塑,真正算得上是城市雕塑的优秀作品还不多,由此的结果必然是不仅在审美与文化上得不到公众的认可,同时在与环境的协调方面也不尽如人意,从而形成雕塑污染。

  ——要增添城市雕塑的“文化性”

  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中的一个内容,但城市雕塑不仅是一个景观物,随着人们对于环境要求的日益提升,城市雕塑在与环境关系的公共性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但是同样,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于精神与文化归属感需求的不断提高,城市雕塑在文化方面的公共性要求也在日益提高。深圳“开荒牛”雕塑在中国民众的心目中绝不仅仅是一个景观物的概念,它更是中国改革开放,深圳开拓精神的文化象征,所以,城市雕塑所具有的文化性、精神性的内涵是一般景观物无法取代的,它不是公共空间中的一个空洞的景观物,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装饰概念,而是具有人文性、文化性并与城市中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的具有生命的载体与标志。

  ——要提升城市雕塑的“大众性”

  确立城市雕塑创作的公共意识,并不是要求雕塑艺术家们去一味迎合大众的口味,而是要求雕塑艺术家的城市雕塑艺术创作不仅要体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同时还必须能够引导大众公共审美意识和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综而观之,中国的城市雕塑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城市规划与雕塑设计的问题,它还有诸多雕塑观念、创作水准和雕塑维护等方面的问题。城市雕塑水平的提高伴生于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随着社会公众人文素养和审美格调的提高,更多的优秀城市雕塑将不断诞生,那些落满尘土、毫无生气的景观垃圾也将逐渐从城市中消失。(文/刘慧艳)

·上一篇文章:“注‘木’中秋——月饼模子展”开展
·下一篇文章:北京书法家赴泰国卖画遭遣返 起诉承办方获赔万元


【相关内容】

现代城市雕塑的思考

佚名

城市雕塑作品带来的思考

佚名

神秘艺术家班克斯有新作了 讽刺工业城镇污染问题

佚名

神秘艺术家班克斯有新作了 讽刺工业城镇污染问题

佚名

多地城市雕塑屡陷争议 专家:若太过功利反显浮躁

刘欢

谈当下镀金时代的艺术景观

周文翰

影响远超博物馆 城市雕塑:能留下多少精品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