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章作者:黄晓领




民间流传的张飞形象



游戏中的张飞造型
 

  中新网9月18日电 宋元评话和《三国演义》的流传,张飞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有了定式,很多人会认为张飞是个有着鲜明个性,有些鲁莽的武夫,是个没有文化修养的人。《三国演义》多处说到张飞是个鲁莽人。现在人们还把做事草率的人叫做“莽张飞”,却不知道张飞其实言文武兼备,还是个有名的书画家,尤喜画美女。不过,香港《文汇报》报导指出,也许人们该给张飞平反,因为很多资料记载显示,张飞素有才情,非但喜欢画画,而且喜欢画美人,也写得一手漂亮等草书。

  明代卓尔昌的《画髓元诠》载:“张飞喜画美人,擅草书。” 清代《历代画征录》记载:“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

   有关张飞书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代梁陶宏影的《刀剑录》。他写道:“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疆杀之,将此刀入于吴。”但是可惜的是现在原物已经失传。到了明代,《丹铅总录》记载:“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方案甚工,飞所书也。张士环诗云:‘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瞒不共戴天仇。山河割据三分国,宇庙威名丈八矛。江山祠堂严剑佩,人间刁斗见银钩。空余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复为刘!’”

   大约也在明代,四川流江县又发现了一个摩崖石刻。这便是《张飞立马铭》,又叫做《八蒙摩崖》,明代陈继儒的《太平清话》、明代曹学佺《蜀中名胜记》、清代赵一清所写的《稿本三国志注补》中关于张飞传补注引自《方舆纪要》所述等书皆有记载。《三国志》载,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秋,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曹操命张合领兵三万进犯巴州。刘备令张飞率卒万人迎击于蒙头(即八蒙山,在今四川渠县)。张飞以少胜多,把名将张合打得大败而逃。当时他非常高兴,便以石代纸以矛作笔,在八蒙山石壁上,刺凿下与这通“立马铭”正文相同的两行隶体大字,以示纪功勉士并兼羞曹军。此方汉代摩崖石刻,惜因年代久远,山石裂崩,刻文损毁。

   清末,四川灌县望族胡升猷家中富藏,精于鉴古。其依家藏原拓将“立马铭” 重新凿刻于八蒙石壁上。可惜如今八蒙山连清代重刻的摩崖也不存在了。陕西岐山现存一通碑刻,是清光绪七年(1881年)任陕西岐山知县胡升猷时依拓本重新刻碑,为青石质,宽167厘米,高38厘米。铭文正文是隶书云:“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合于八蒙,立马勒铭。”隶文后附一小跋,颜体,是胡升猷题识:“桓侯立马勒铭。相传以矛刺石,作字在四川渠县石壁。今壁裂字毁。光绪七年六月,捡家藏拓本重钩上石。侯之精灵如在目前,非徒爱其书法之工也。”细观碑刻正文,笔画丰满遒劲,气势刚健凝重,结体浑朴敦实。横画“蚕头”暗藏,“燕尾”明显,既具时代特征,又显个人风格,而且极具婉转圆通的韵味。中锋藏锋如锥画沙,很是精妙。整体布局不杂一丝浮躁之气,极为认真。又因其依旧拓而刻,笔面颇多漫连,故又不失古茂之风,令人颇多玩味。铭末小跋,乃胡升猷所擅之颜体书写,令人耳目一新。拓本及其此碑现存陕西岐山。

   阆中桓侯祠张飞塑像两旁有一幅有趣的对联:“园谢红桃,大哥玄德二哥羽;国留青史,三分鼎势八分书。”这对联是诗人流沙河看了张飞庙后有感而发写下的名联,评价张飞是个文武兼备的英雄,对联讲到“八分书”就是指当年张飞镇守阆中时留下的书法佳话。汉时的隶书叫做“汉八分”,“八,背也,言其势左右分布相背”。 元吴镇《张翼德祠》诗作云:“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车骑便是张飞,他于章武元年(221年)拜车骑将军。吴镇的意思是,张飞的书法很有造诣,连三国时著名书法家——魏的钟繇、吴的皇像也恐怕比不上。这是对张飞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

   据说张飞还会写诗作赋,在打败张合后,他率部巡游真多山,他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真多山游记》:“王方平采药此山,重子歌玉泸山涧。雪,住宿方行。”十九字的游经,情景交融,言简意深,体现了张飞的个性。十分可惜的是,张飞所画的美女图早已失传,要不然现欣赏猛将笔下的美女,该是别有一番风情。如今,只剩下张飞的立马铭可以让我们遥想张飞当年意气风发,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 (黄晓领)

·上一篇文章:张大千张学良因石涛结缘 鸿门宴上以画相识
·下一篇文章:元代赵孟頫绘画中的人文精神 丰富绘画内涵


【相关内容】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开馆

佚名

古籍文献修复博物馆——寻找文献中的历史

佚名

古籍文献修复博物馆——寻找文献中的历史

佚名

疫情之下,美国150年历史的艺术高校旧金山艺术学院停止招生并计划裁员!波及国内留学生无法入学,

姚亚楠

卢浮宫《达芬奇作品展》参观人数破历史纪录

唐霁

卢浮宫《达芬奇作品展》参观人数破历史纪录

唐霁

埃及两座3300年历史的古墓正式向游客开放

佚名

埃及两座3300年历史的古墓正式向游客开放

艾哈迈德·戈马

明清时代戏曲小说的版画插图

佚名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西沱古镇重获新生

王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