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艺术传播网 文章作者:郑文钊 |
藏家才是中国美术史的作者 ——访大江南收藏俱乐部艺术主持林男先生 □ 郑文钊 在珠山会馆的书画收藏鉴定讲座上,林男和我一样,坐在听众席里,不时地做着笔记。台上,南京博物院的书画鉴定专家正在讲唐伯虎的“三白”美人图、讲文征明的题款鉴定和其家谱的关系,又绘声绘色地描述徐邦达先生得到仇英画作的兴奋场景,不时要抛给听众一个“不能讲出去的小秘密”。 林先生和我其实都不是专程而来的听众,他正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而我要在讲座结束后向他取些“收藏经”。不过林先生一开始还有些真诚的顾虑,说自己并非收藏家,旁边的朋友笑了,“你是中国收藏家协会的理事,怎么不是收藏家呢?”林先生是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初涉收藏至今不过十几年,收藏却颇丰:“钱亚宋魏”(新金陵画派中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四位领军画家的合称)、王一亭、程十发、谢稚柳和陆俨少等大家的公认精品之作,金陵四老中的林散之的精品,也多有入荷。除了收藏,他还以平均一年一大展的速度,为南京中青年艺术家举办展览,并和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合作,策划出版了包括亚明、魏紫熙在内的多本画册。林男并不是仅仅是收藏家,更是艺术活动家。 没有一点文科背景,并不代表不能理解艺术。“艺术是与身俱来的,每个人都具备的基本能力”,是他的第一感言,犹如丰子恺所说“人人都是艺术家”,这种能力可能会随着自己的境遇而被遮蔽,但当你听到音乐仍然会有随之翩翩的冲动,而收藏家能收到精品,冲动是不够的,那需要足够的视觉积累和科学的求真态度。林先生第一次看到黄宾虹的画,只觉得“黑乎乎的”,在自己看了两个月的画册后,居然浑身舒坦,从此着迷了一般,天天到南京的一家艺术品公司看画,从此一发不可收。 林男不迷信专家,他坦言也买过“别人下的蛋”,目睹过骗人、“下蛋”的过程,结果就是“谁的话都不可信”。理工科的背景要求他必须小心求证,而小心求证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手段,断物如同断案:“重证据,轻口供”,凡是大家精品,一般都要求证于正规的出版资料和权威的专家。 林先生觉得收藏的作品就仿佛是自己的孩子,固然有很多乐趣和回报,但乐在其中才是收藏的真谛,是要为之付出心血的,“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像养育子女一样——我们通常看到电视里或者大街上有很多可爱的小孩子,不同肤色不同人种,你可能会喜欢他们,但这种感情是间接的。当你有了自己的小孩以后,你倒并不是一下子觉得他们有多么的讨你喜欢。相反,只有在养育他们的过程中,你才能慢慢地体会到亲情的珍贵和血缘的亲切。同样的,说到收藏——你拥有一幅画和你在博物馆看到一幅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当你需要去买的时候,你就会去关心它,关心相关的信息;会去与别人聊、去问;你就会常去看它,常看常新,看到一定程度你会找人去问,学习怎样辨别。而这种实践的经验是你学多少书本知识也学不来的。或许,你买的作品可能本身没有增值潜力,甚至会贬值,这完全有可能,但它给你带来的精神增值是肯定存在的。所以从投资到喜欢,不能简单地看赚不赚钱。应该说,只要你投入,有时候表面的赔钱也会带给你其他潜在的回报,它会在日后兑现为真实的回报!” 收藏给林先生的生活带来亮丽的精神图景和投资成果,这只是对于个人的体验。林先生的雄心并不止步于这些。 林先生认为,从宏观的角度,收藏的另一个结果是藏家撰写了美术史,而不光是画家。当中国书画从庙堂之高的神圣装饰演变而为书写个人胸中臆气的艺术活动,书画家从来就是面对观众和赞助者的:如同当年江南士夫之家之于倪瓒,如同江淮盐商之于扬州画派,上海工商业者之于海上画派。收藏立于时代,参与鲜活的美术史进程,从而也就撰写了美术史。基 |
·上一篇文章:“深圳质量”的文化“强身术” |
·下一篇文章:再现世界艺术魅力 朝阳将办第九届国际风情节 |
【相关内容】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