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文章作者:林梢青 |
而收藏者的观望心态,也对书画市场产生了一些影响。“书画市场热的时候大家都在谋利益,投资者急着出手赚钱,而一些当代画家则自我炒作。那时候,什么作品拿去拍卖,都能拍个好价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藏家说,“现在赚钱的空间小了,收藏者兴趣不大,宁可放着不卖。而某些当代画家的价格,跌一半都没有人敢接手,因为原来的价格实在太离谱了。市场开始慢慢消化前几年所透支的能量。” 于是,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了。2005年,各拍卖公司争相通报自己的总成交额——你1.5亿元,我1.8亿元……但今年,不少公司的成交额却成了一个秘密。2005年书画市场最火爆的时候,浙江有30多家拍卖公司蜂拥进入艺术品市场,如今起码有三分之一已经销声匿迹。 经过一场风雨的洗礼,无论是拍卖公司还是收藏者都开始领悟,只有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精品,才是值得花重金去收藏的。“收藏者也讲究精品意识,那种盲目掏几百万元买东西的人少了。高价位的产品数量在减少。”蒋频说,“这次书画我们拍得最高的是黄宾虹的山水,110万元,如果在2005年,估计200万元都抢着要。” 而浙江“南北”今年的春拍,在近千件书画拍品中一再遴选,最后仅保留299件精品。而在以前,每次拍卖,“南北”都起码推出800多件书画。 这一系列现象都说明,书画市场在经历选择淘汰之后,开始逐渐走向稳定成熟。“2006年的调整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其实是好事,只有经历了这样的风雨,市场才会逐渐趋于成熟。拍卖公司也在不断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陆镜清说。(林梢青) |
·上一篇文章: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场成交2.4亿美元 |
·下一篇文章:罕见毕加索早期画像曝光 拍卖起价10万英镑 |
【相关内容】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邢贺扬 |
佚名 |
丁梓懿 |
佚名 |
翁忻旸 |
朱立彩 |
邢贺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