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收藏投资网   文章作者:佚名


    集邮是老少咸宜的收藏活动,祖孙俩在观看集邮展。

    在楼市调控声浪骤起、股市反复震荡的背景下,民间投资需求依然旺盛。邮、币、卡等民间传统藏品投资又掀起热潮,尤其是近期以1980年首枚生肖猴票出现暴涨,带动了整个藏品市场升温。

    专家指出,邮、币、卡这类收藏品看似趣味横生、一本万利,而且进入门槛低,但在种种诱惑冲击投资者视线的同时,不能不看到其背后的巨大风险和惨痛教训。

    收藏品价格飙升 专家判言“有炒作”

    数月以来,一条邮市新闻引起市场的热烈关注。1980年发行的面值8分钱的庚申年猴票,在5月举行的拍卖会上,当年每版仅价值6.4元人民币的整版猴票(1980年T 46庚申年猴邮票80枚全张)突破90万元人民币大关,再次刷新这枚堪称邮市风向标品种的历史纪录。仅仅半年间,整版猴票竟暴涨近50万元。

    猴票热炒的背后,是整个邮、币、卡等传统民间喜闻乐见的收藏市场重新开始火暴。随着资金的源源流入,市场热度节节攀升。

    在上海最大的邮品收藏市场卢工邮币卡交易市场,目前已一改往日的冷清,而是热闹非凡,市场上的藏品也“涨声一片”。据了解,不但是最早的生肖票一票难求,目前第二版生肖邮票也涨势凶猛。“2009年整版的第二版生肖邮票价格才1000元多一点,现在价格大概是3700元了,这里面单枚龙票的价格就要2150元,去年才卖800元的。”邮商朱先生这样介绍。

    不仅是邮品,整个收藏品市场价格均呈上涨趋势,书画、纪念币、旧版纸钞,无一例外。卢工市场上的币商张先生说,1987年发行、面值500元的熊猫金币目前价格也已翻了百倍,达到55000元。就连尚未退出流通的第四套人民币也疯涨了一把,80版全版纸币价格也是直线上升。

    专家指出,本轮藏品市场突然发力,背后的资金推手不容忽视,反映出的还是大量民间资金有投资需求,纷纷涌入市场炒高了藏品价格。

    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宣家鑫认为,目前收藏品市场上有炒作现象,价格过高的收藏品“投机成分过重”,“甚至运用一些金融手法在炒作藏品,市场存在风险”。

    投资热潮中思进退:教训并不遥远

    虽然目前藏品市场“涨声一片”,一票难求,但这个本来就应该很“小众”的市场,尽管造就过财富英雄,但也有过惨痛教训,尤其是将收藏的目的定位为投资增值,风险就更加突出。

    邮票收藏业内专家周凤迟告诉记者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多年未见面的老友,被戏称为“日落西山的老赵”。缘何有此称呼?老赵从1982年开始涉足邮票的收藏与投资,他先后在广州、太原、郑州、石家庄等城市收购与投放庚申猴票,最多的时候拥有17个整版,从而得了一个“辽西猴王”的绰号。接着,在1988年和1991年,老赵因成功以24000元的价格购得“孙中山像”三款四方连邮票和13100元拍得“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一时间名声大噪。

    老赵自此认为自己“独具慧眼”,于是坚决地成为邮资卡投资的实践者。他不仅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购买“香港中银大厦落成纪念”邮资片(俗称“片蓝”),甚至还贷款收购“片蓝”,使自己变得一贫如洗。在收藏市场上折腾了20余年,手中为数不多的“片蓝”邮资片早已用来抵了债务,现在他再也不敢涉足邮币市场了。

    藏品市场起伏波动极大,变幻莫测。上海的严先生告诉记者,十年前他曾跟朋友一起炒彩金币,甚至抵押了惟一的房产,“至今想起来还后怕,虽然当时选择了及时退出,没有套牢,但圈子 里 还 是 有 朋 友 因 为 炒 藏 品 而 巨 亏 , 积 重 难返。”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藏市流行红色风 书籍油画爆天价(图)
·下一篇文章:邮币涨势如虹多年罕见 老少好品种突破历史最高


【相关内容】

极具收藏趣味的大小剪纸彩银生肖系列银币

鲲鹏

极具收藏趣味的大小剪纸彩银生肖系列银币

鲲鹏

俄罗斯收藏家夫妇因借展伪作被捕

钱雪儿

报国寺收藏市场明年关闭 让其回归文物属性

侯江

一百多年前美国人如何收藏中国艺术品

徐翌晟

红色经典悄悄成为收藏蓝海

佚名

红色经典悄悄成为收藏蓝海

佚名

季涛:人民币贬值与加征关税对艺术品收藏的影响

季涛

季涛:人民币贬值与加征关税对艺术品收藏的影响

季涛

书画交易每年100亿,山东亿元收藏富豪超百人

李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