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书画网 文章作者:应妮 |
“看一眼死了也值。”这是网友在微博上对过云楼藏书的评价,有点耸人听闻,却道出这批藏书的稀罕。 顾氏家族的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私家藏书楼,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自清道光以来,顾氏“过云楼”已超过六代、一百五十年,其藏书集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800余种。由于宋元善本寥若晨星,收藏界向有“寸纸寸金”的说法,此次二度现身拍场的过云楼藏书中,《锦绣万花谷》不仅是传世孤本,也是目前海内外所藏部头最大的完整宋版书。此次近500册过云楼藏书底价达1.8亿元人民币,令人咋舌,如能成交将创中国古籍最高价。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新社记者,在过云楼藏书第一次现身的2005年拍场,除了这位神秘买主之外,只有一些古籍善本的研究者,“搞研究的肯定没钱买,所以这套藏书当时就是以底价2100万元成交的,再加上10%的手续费是2310万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买家)捡了个‘漏儿’”,“当然这跟当时市场对古籍善本的价值认识不足也有关”。 此次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不遗余力地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厦门等地进行巡展,引起的声势着实可观,以致微博上有网友说“看一眼死了也值”。 匡时董事长董国强对公众表现出的热情大感意外,“在杭州、上海巡展时我发现观众络绎不绝,很多还是从这两个城市的周边地区赶来的。我想,这些人里面也许超过90%的人并不是很懂古籍,但他们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崇拜,特地赶来参观,不少人要求与藏书合影留念。在他们眼里,能够一睹古籍风采是一种荣誉——这个细节让我特别感动。” 身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的李致忠,则对过云楼藏书念念不忘,一想到国图曾失之交臂便觉遗憾。 “文革”结束后,根据政策,这批书回到顾家人手中。李致忠当时就向上级汇报能否收藏这批古籍,“当时有这样财力的只能是国家”,而顾家人当时也主动联系了国家图书馆。根据藏书的学术价值,图书馆给出的收购价是30万元,而顾家人希望是40万元。就在双方价格还没达成一致时,顾家又传来消息:族中几房关于收购的意见不统一,因此收购一事只好作罢。 尽管业内公认由图书馆收藏古籍善本,能发挥更大的学术研究价值,但随着中国拍卖市场的日渐兴盛,私人藏家的强势崛起,国有文博机构在当下已完全没有优势可言。重大收购之前要专门开研讨会、集体做出价格判断,然后报上级文化单位、财政部门层层批准,可能拍完了资金都没审批下来,更遑论在价格竞争上国有单位已远不及一些“生猛”的私人藏家。而且,当北京故宫2003年以2200万元价格从嘉德拍下一件有1500多年历史、从故宫流失80多年的古代书法作品《出师颂》之后,买假买贵的舆论曾让故宫承受很大压力,进一步打压了国有文博机构收购的积极性。 董国强坦言特别希望国有文博机构能收购这批藏书,甚至宣称如果最终国有文博机构拍下他将捐出买方佣金,“这将是我从事拍卖以来最有意义的事情。”他断言,如果这批藏书进入私人藏家手中,那么近十年都不会有再次拍卖的可能,一旦再现拍场价格就很难讲了,“绝不会低于10亿”;倘若进入国有文博系统,那才是真正的无价,而他正期待这一幕。 谁将是过云楼藏书新买家,人们拭目以待。不管过云楼藏书花落谁家,毫无疑问的是,6月4日的最终拍卖价格将为中国古籍市场创造新的标杆。(记者 应妮) |
·上一篇文章:李可染《韶山》1.24亿成交破纪录 |
·下一篇文章:罕见毕加索早期画像曝光 拍卖起价10万英镑 |
【相关内容】
李军 |
施雨岑 |
佚名 |
佚名 |
林琳等 |
肖俊健 |
佚名 |
林山 |
王进 |
龚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