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
四、艺术传播与接受 1. 艺术传播 艺术传播即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传统的艺术传播媒介展览馆、剧场、图书,现代的传播方式在丰富与改变,电影、电视、网络、数字载体等更多的传播媒介和形式。 2.艺术接受即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等活动。 艺术的接受,包括艺术消费、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终点,也是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内在价值获得最终实现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与艺术家的精神交流和对话。 【应试列举】 1. 艺术活动的四个要素或环节包括( ) A.客体世界、艺术创作与艺术制做、艺术作品、艺术传播与接受 B.客体世界、艺术创作与艺术制做、艺术作品、艺术转让 C.客体世界、艺术创作与艺术制做、艺术家、传播机构 D.主体体世界、艺术创作与艺术制做、艺术作品、艺术传播与接受 答案:A 第二章[考试要求] 理解艺术活动发生和发展的状况 数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了艺术活动,并且一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离开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起源即艺术的发生学,是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艺术的起源或者艺术发生学,有助于人们对艺术发展规律的考察。只有准确地、明晰地了解这一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它、驾驭它,不断推进艺术的发展,使之在人类生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探讨艺术的起源及其发生规律,还可以深化对艺术本质和特性的研究。 第一节 艺术活动发生的历史过程 艺术活动的发生与艺术起源有着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与人类的起源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研究艺术起源往往要以研究人类起源为前提。迄今为止,人们的各种研究表明,人类至少已有300万年左右的历史,正是在人类漫长的衍变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包括艺术在内的人类文化。 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中所说:“歌咏所生,宜自生民始也。” 1. 审美意识 与人类的起源同步发生是审美意识而不是艺术,这种审美意识是各类艺术发生、发展的共同的基本因素。“艺术”的产生,即人类有意识地创造可以辨认、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是在人类发展、完善过程的末期才开始,距今只有几万年的时间。 ⑴大约在百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开始制造工具——石器,其中已经蕴涵了人的情感、想象和创造意识,显示出人的初步的追求和审美因素。 ⑵距今10万年前后,山顶洞人将绿色的火成岩钻成石珠,它显示了人类开始有明确的审美趋向。 ⑶距今在3万至1万年左右,西班牙的阿尔特米拉洞、法国的拉斯科洞岩画等等,这些史前艺术作品中的审美因素已经相当突出,但由于其与纯粹艺术的质的差别,我们还只能称之为“准艺术”,或者“前艺术”、“萌芽期的艺术”。 2. “准艺术”和非艺术 从史前艺术到纯艺术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判定纯粹艺术、 “准艺术”和非艺 要看它的主要价值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不是其他实际功利性的用途。“准艺术”是史前艺术的典型形态,它虽然已经具有相当突出的审美因素,但它实际上并未脱离实际的功利性需要。 在艺术起源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介于实用和艺术之间的“中间环”,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渡环节,按照黑格尔的说法称作“艺术前的艺术”。 3. 艺术 在我国一些距今7000-5000年的彩陶制品上,一些陶器上绘制了人、兽、鸟、禽等装饰 性图案,均可看作是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结晶,这些作品也可视为以审美为主要目的的工艺美术品。 相传作于黄帝时代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首诗歌,它记录了人们出猎的过程,且具有一定的美感,也可视为一件艺术品。
青海大通县上家村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五人一组,手拉着手,面向一致,翩然起舞。这样的陶盆,显然已经主要地不是作为用具,而是用来审美了。 第二节 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 一、模仿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现实的模仿,模仿说在西方的影响极其深远。 1.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模仿说,德谟克利特曾讲: “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2. 我国古代也有艺术起源于模仿自然的说法,如《吕氏春秋·古乐》认为,黄帝命伶伦制定音律,“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尧“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 3. 模仿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⑴. 它揭示了史前人类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特点,即模仿的天性。 ⑵. 模仿可能是人类最早采用的艺术创作方法。 ⑶. 但是,“模仿说”也有着明显的局限。一是它虽然承认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它将模仿归结为人的本能和天性,却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和天性从何而来,为什么模仿此物而不模仿彼物,其间显然忽略了人的社会实践的因素和情感因素。二只强调机械地描摹自然和生活,却将艺术中占很大比重的表现性因素置之一边,这当然就很难全面地把握艺术的起源和人们从事艺术活动的基本动机。 二、游戏说 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⑴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投入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艺术的产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标志。过剩精力表现在人身上,既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就融合为自由的游戏冲动,也就是审美冲动。于是,艺术就产生了。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在出版于1873年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他认为游戏和艺术都是过剩精力的发泄,美感起源于游戏的冲动。 ⑵“游戏说”试图从生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揭示艺术发生的奥秘,将精神上的“自由”看作是艺术创造的核心,对于人们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创造的基本动因,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⑶ “游戏说”把艺术活动仅仅归结为“本能冲动’’或“天性”,并且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冲动”或“天性”来自何处,这样就难以从根本上解释艺术起源的真正原因。另外,“游戏说”过分强调艺术与劳动的对立、艺术与功利的对立,也有一定的片面性。 |
·上一篇文章:在传播中永生的艺术 |
·下一篇文章:为什么中国企业极少有成功的艺术传播案例 |
【相关内容】
佚名 |
佚名 |
余建祥 |
余建祥 |
余建祥 |
余非 |
余建祥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