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投资报   文章作者:佚名


    艺术品行情在拍卖的高抬和媒体的爆炒下,节节攀升,以至飙升,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

    基于此,有了艺术品投资的概念,与更加火爆的股票投资一起,煽动着人们对财富的激情,激励着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因此,鉴藏这一传统的文化概念出现了历史性的偏离,艺术和艺术品也进入到了经济的领域,艺术品与经济的关系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紧密,其标志就是投资。
    
    像人们不断告诫股票投资存在风险一样,也时常有人指出艺术品投资的风险。可是,风险的畏惧远不如利润、利益那么诱人,赌的心理常常占据上风,使得许多人敢于冒风险去铤而走险,往往,一狂热也就忘记了风险。

    实际上,在各种媒介、包括口头的宣传上,说投资获益成功的占十之八九,那么,十之一二说失败的也就被淹没了。常常听到这样的言论———过去齐白石的画几块钱一幅;某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几百块一幅;某某在几年前还是几千块一幅,现在都是十万、百万、千万元了,如此等等。好像艺术品的投资有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实际上,想着投资去买艺术品而获利的是极少数,而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是多数,至于有心栽花花不开的投资就更是绝大多数。

    今天看艺术品投资的风险,已经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大,而且更加明显。这一风险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艺术品品类众多,专业性极强,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没有成为专家的心理准备,基本上很难弄清楚其中专业方面的问题;每一品类的艺术品都有巨大的存世量,其中在世的艺术家处于不断生产的过程中,而过世艺术家的造假新作也在不断涌现,这对于投资者来说,买不胜买;艺术品造假的专业技术水平、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往往挑战专家的眼光,一般的投资者没有能力辨别那些连专家都弄不清楚或者是专家都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艺术品真伪的鉴定出现了历史性的真空,权威性的鉴定机构和权威性鉴定专家的缺失;一些鉴定机构和鉴定家为商业所利用,或失去职业道德,都为投资者埋下失误的陷阱;艺术品价格虚高或价格暴涨,误导了投资者对于投资收益的判断,如果盲目跟进,接到的是最后一棒,不可能有增值的希望。

    相反,因为这是最后一棒所特有的高价,使得所持的艺术品成为烫手的山芋;众多的媒体,为了生存或反映生存利益的关于艺术品市场、经营中的许多信息,失去了准确性,媒体的各种报道大都是经营机构的业务宣传,有很大的可能会误导投资的判断。

·上一篇文章:水彩画:丑小鸭变白天鹅
·下一篇文章:掀起狂购热潮 国际买家青睐大师级名画


【相关内容】

详解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税收新政

佚名

探索艺术品的“直播带货”之路

张东华

艺术品电商好不好 这里这里众说纷纭

佚名

如何看待艺术品市场数据

马健

艺术品电商好不好 这里这里众说纷纭

佚名

如何看待艺术品市场数据

马健

索尼回应投资B站 双方将在多领域展开合作

佚名

艺术品市场新常态的破冰转型

佚名

艺术品市场新常态的破冰转型

佚名

一百多年前美国人如何收藏中国艺术品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