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济南日报 文章作者:佚名 |
图一:《大清帝国印象》中的《打牌的贵妇人》铜版画 图二:《江山烟云》 郎静山 图三:《九龙郊景》 李铁夫 1932年 图四:《街头》 陈抱一 1929年 “找得着、看得懂、买得起”,不求最贵,但求最可心。这也许才是大众收藏的最高境界—— 当拍卖市场上不断爆出“亿元天价”艺术品的同时,也将这个市场的准入门槛越抬越高,最终成为极少数富豪们的游戏项目。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单一的拍卖市场并非收藏领域中的唯一标准,如果仅仅跟着拍卖、富人的脚步跑,那将会进入到艺术品收藏的最大误区之中。“民间收藏”的概念已经到了必须要提一下的地步了。“找得着、看得懂、买得起”才应该是艺术收藏的正确方向和目标,而其中个人兴趣是最主导因素。曾有人专门收藏从明代到今天的各种民间糕点模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上面,其实凝结着中华民族最细枝末节的文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本文介绍的这几位资深圈内人士,平常的工作都是接触的高端艺术收藏品,而私下里又几乎都有自己的独特爱好:不求最贵,但求最可心。这也许才是大众收藏的最高境界。 秦风 台湾收藏家 铜版画并非印刷品 问:如何区分铜版画和照片呢? 答:用放大镜看作品,发现有网点的就是照片。 问:书籍毕竟会有很多的发行量,会影响其中铜版画的收藏吗? 答:如果是当今技术条件下的图书发行,肯定收藏的价值不大。但当时西方社会中各类出版物的发行数量普遍不多,一般也就在1000份左右,最多不超过2000册,发行数量不是问题。 问:中国题材的铜版画作品,其最大的价值何在? 答:西方人关于中国的铜版画记忆,其实仅仅限于晚清时代,历史本身很短,留下来的作品也不是很多;等到照片出现的时候,由于当时摄影技术、器材等的初级阶段限制,印刷出来的效果比铜版画还要差,因此这一阶段出现了铜版画、照片并用的现状,甚至很多出版社将照片再翻刻成铜版印刷。最后,随着照片的大量使用,铜版画采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仅仅是绘画、印刷等技术方面的价值,还有历史文献性方面的价值,共同形成了铜版画颇有潜力的收藏前景。 当年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大量误读,会不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早就过去的那段历史,误读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的理念是:先研究、再收藏,没必要马上判断其中的是非。 问:从当年西方社会出版的书籍、画报中剪裁下来的“印刷品”,能成为可以收藏的艺术品吗? 答:西方人关于中国最早的图像记忆,最大规模的一次始于当年英国爵士马戛尔尼率领使团觐见乾隆皇帝之行,随团出使的画家利用画笔记录了当时清朝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回国后,这些“纪实”绘画作品被制作成铜版画广泛印刷在出版物中。随着19世纪摄影术的诞生,各类出版物中的图像逐渐被照片取代,而当时广为传播使用的铜版画却因此成为珍贵的收藏品被各路藏家追捧。在18-19世纪期间,西方社会形成了美术、印刷和传播三位一体的出版模式,由于铜版本身所具有的精细线条感,成为当时印刷书籍、画报的首选刻版。与后来的照片不同,印刷成品与原版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就如同今天的版画概念,能找到当时的出版物,每一张图像就是一件可以收藏的艺术作品。 曾经是报社记者出身的秦风,第一次接触铜版画就几乎是一见钟情地喜欢上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一本书《大清帝国印象》,让秦风率先注意到了其中的学术价值,尤其是其中的铜版插画。之前,已经有日本人开始有意识地大量收集西方关于本国的图像资料,来源之一就是在18世纪前后西方社会的出版物,而中国人对于这个领域知道的人不多。 尽管十几年前秦风开始收藏时,这个市场中的铜版画价位并不高,比如一幅珍贵的慈禧像仅为4000元。但为了一次难得的收藏机会,秦风还是不得不向银行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换来资金进行购买。 当然乐趣还是第一位的。今天的中国人对于几百年前“大清帝国”的印象,基本全凭文字想象和影视剧中的形象参照,而当时西方画家们笔下的“中国人”形象,也并非全是完全可信的“纪实”作品。“误读”也就成为秦风收藏中的最大乐趣之一,比如我们在故宫中瞻仰的威严的康熙大帝,在西方人眼中却变成了一个“满脸麻子、瘦削枯干的小老头”。 李欣 华辰拍卖影像部经理 “老照片”持续受市场热捧 问:影像市场的具体分类有哪些? 答:简单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反映历史的“老照片”;记录今天的“纪实摄影”;展现未来的“当代观念摄影”。 问:现在老照片市场很热? 答:是这样的,拍卖市场主要代表的是一个交易平台,它是市场发展状况的一个阶段性反应和结果选择。但在影像学术领域中,老照片、纪实摄影和当代观念艺术都是不可缺少的,哪一个都不能丢弃。 问:目前影像拍卖市场中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向? 答:以前单张作品交易比较普遍,今天常常会出现一位艺术家的一组作品,这比较符合摄影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 问:什么题材的老照片最流行呢? 答:2008年时梅兰芳的一张老照片创出成交高价,2009年我们公司仓库里就一下子堆满了“梅兰芳”,这就是市场的风向标作用。我其实预测不了市场的走向,最深不可测的就是目前的市场。 问:影像方面的藏家今天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 答:国内整个影像收藏市场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很需要逐步培育,藏家也需要教育,市场规则方面的建设也不是很完备。投资方面的需求似乎过于旺盛了,很多藏家买完照片后常常就锁进柜子里了。 在国内短短几年的影像拍卖市场中,李欣和她供职的华辰拍卖公司的名字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她在2007年春拍中首创了中国影像拍卖专场。从此,国内的影像拍卖市场正式启动。问到李欣的个人收藏兴趣时,她回答说:生活中满脑子也都是影像,这辈子就跟影像“死磕”了。 与目前拍卖市场上中国传统书画走强的趋势相一致,影像作品板块中“老照片”持续受到买家追捧。在李欣看来,这是现阶段市场的一个真实反映,前几年曾经火爆的当代摄影作品由于价格偏高,而且很多藏家看不懂,所以老照片成为今天影像市场中的主流。 在老照片市场中,郎静山的地位就相当于近现代书画中的齐白石,几乎无人不知,其摄影作品也普遍处于高端价位之上。其实,收藏圈内流行“南郎北张”之说,南郎是指郎静山,而号称北张的张印泉则似乎知名度不足。在2009年秋拍中,李欣就征集到了张印泉的一组重要作品,包括533张底片和214张原版照片。与郎静山“唯美、写意”的摄影风格不同,张印泉作品中更多表现出北方汉子的气魄风格,画面在取景上往往比较大,而人物相对比较小。 尤其令人惊喜的是,很多征集到的作品中,还附有艺术家当年的日记、保存完好的胶片袋和一些器材辅料。这些都为作品的最终价值不断加分,因为它们将作品当时的人文景观和历史事件背景的侧面材料交代得清清楚楚,作品线索一目了然,非常利于藏家们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 林松 世纪翰墨画廊主人 “老油画”整体价值被低估 问:在你的日常经营活动中,“70、80后”的当代艺术和“老油画”相互之间有交叉吗? 答:前一个是生意,后一个是个人趣味,是两条平行的线。接触“老油画”属于机缘巧合,一次在香港拍卖场上碰到了,发现价格很低,而且被淹没在众多拍品中,觉得很可惜,就开始收藏了。 问:“老油画”的艺术家群体似乎不是很有名气? 答:他们大多数经历坎坷,属于中国油画史绕不过去的一群人,学术价值很高,作品艺术性也非常强。但这样的作品很不好找,而且大部分资源集中在香港、台湾和海外市场,目前主要的购买途径是拍卖场和私人收藏家。 在国内当代艺术圈中,低调、随和的林松可是“元老级”人物,当初从中央美院毕业两年后就开办了自己的画廊,十几年的风风雨雨成就了今天的“世纪翰墨”。生意场中林松经营的是“70、80后”艺术家群体,标准798风格式的当代艺术。但在私人收藏领域中,林松最倾心的则是“老油画”。 所谓“老油画”,主要指20世纪初开端的中国油画史中那些第一代油画大师们的作品,包括大众熟悉的徐悲鸿和林风眠。当然更多是普通人并不熟悉的那些艺术家:李铁夫、关良、陈抱一、庞熏琴。这一类作品的区间大概从上世纪20-30年代的“民国”时候起,截止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科班出身的林松始终认为,好画卖出好价钱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要有历史传承,不能凭空而来。相比于近现代中国书画传承有序的背景,近现代油画就不成什么体系了,而如今市场上火爆的所谓“写实油画”,其实与“老油画”是一脉相承的。后面的“写实油画”贵,必然带动前面的“老油画”价格上涨,因此“老油画”的升值潜力值得期待。 2009年春拍中出现的“林风眠赝品”风波,让人们见识了“老油画”市场巨大的风险,在中国油画市场中,赝品最泛滥、最猖獗的板块就集中在这里。因此林松强调,“老油画”其实是一个很专业、技术含量很高的收藏领域。而且作品流通数量也很少,资源极其有限,所以基本不太适合普通收藏者介入。 即使是如今当代艺术市场急剧下滑的时候,张晓刚等艺术家的作品也动辄上百万元,而“老油画”的价位最高也就在几十万元,林松判断应该是被严重低估了。当然,这些“老油画”作品由于当时材料的限制,作品普遍尺寸较小,大部分艺术家也不太为大众所知,因此目前正处于“价值洼地”区域。 |
·上一篇文章:齐白石的画作全球大热 全球销售榜列第三 |
·下一篇文章:“缪斯的冲动”当富豪投资艺术品 |
【相关内容】
赵洪南 |
冯源 |
佚名 |
佚名 |
孙宇挺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杨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