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书画网 文章作者:张硕 |
紫外线像“文物照妖镜” 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副教授、文保中心主任张元凤参加过不少国宝级卷轴绘画的修复工作。张主任此次分享了一些修复卷轴时的小技巧,如修复师可以借助红外线、紫外线来辨识一些肉眼没有办法辨识的污垢,起到辅助修复的目的。其实,专家们还会把紫外荧光、正常光和红外光放在一起比对,这样更容易看清脏污的位置。“如果当初没有办法确定是脏污还是变色,只要跟红外线比照,如若它消失了,我们判断它是后来形成的脏污而不是颜料变色的可能性。”因此,台湾的修复专家还将紫外线称为“文物的照妖镜”。 “洗画机”确保清洗效果 传统书画装裱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独特的传统工艺。现在许多的博物馆、展览馆仍在沿用传统的修复技术。“从实践中证明,传统修复技术是行之有效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传统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首都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书画修复负责人楼朋竹认为,文物修复方法也应该借鉴科技手段,运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对字画的材料质地进行分析、研究。“如纸张的纤维结构及颜料成分的分析等,为书画修复中对材料的选用、颜色的配比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 除了纯手工操作,清洗机也作为一项重要工具应用在国外的画作修复中,但这种技术相对成熟的产品,对清洗中国书画却并不“在行”。楼朋竹在国外清洗机功能的基础上,研制出更适合清洗中国书画的清洗机。“书画清洗机的研制成功与使用,能在传统方法基础上,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将高压蒸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清洗对象进行均匀喷洒,快速溶解污垢,有效清除旧书画表面的污染物又不损伤书画基体。而采用自动清洗和真空抽吸技术,能安全妥善地进行画件层间的剥离,避免人为对书画的损伤。书画清洗机可以随意调节出水温度,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出水恒温无变化,保证了清洗效果。清洗机还能利用超声波乳化技术,尽量清除旧书画中的顽渍。” 多媒体现场还原修复过程 在“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特展”中,位于三楼展厅的多媒体交互展示展台,吸引了不少参观者,从蹒跚学步的小宝贝到白发苍苍的老者,都能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用多媒体方式观看邓拓作品的修复过程。 展览现场,原有的用于展示的展架、展柜等陈设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与地面平行放置的巨大屏幕。静置状态下,屏幕中的作品中间被圈上数个小红圈,红圈部位即为被修复的区域。轻点大屏幕,观者即可自由放大作品的任意区域。还可选择“修复对比图”、“修复过程”等目标内容。进入新页面后,修复过程被分为十余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相关文字及五幅小图,每幅小图都可以再放大,清晰而完整地再现修复过程。这样一来,许多在传统展示形式下根本无法实现的内容,被整合到交互平台提供的虚拟空间内,千年文化积淀与高科技成果也由此产生了交集。 “在传统意义上,观众看展览都是基于物理时空的观看,就观者而言,他对观测对象只是进行被指定形态的观看,这种观看更接近于对艺术品古老的膜拜形式。但交互式却在我们的手指所及之处遭遇到各种不同的新奇,观者在观看展览时会有一定兴奋感。”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邓拓捐赠展”保存修复成果展示厅设计总监王川表示,交互展示方式带给观者的不仅是全新的形式和精彩的内容,也让观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消融。 |
·上一篇文章:北京书画市场的蛋糕 |
·下一篇文章:沉睡千年的庞贝古城:举世无双的露天博物馆 |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