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书画网   文章作者:佚名


  某些情况下鉴定体系的“无力”,为假古董佯装“真文物”打开了通路,更让不法分子对于仿制品的需求日益高涨。

  需求决定市场。需要仿制品的不仅是期望从中渔利的商人,更因为一股“盛世收藏”的热潮。据媒体报道,2011年,中国艺术品交易额近600亿元,在全球市场独占鳌头,几乎相当于第二名美国、第三名英国交易额的总和。

  这样的数据让“收藏高潮”的称谓屡见报端,也极大拓宽了文物仿制品的出路。

  规范

  对仿品进行标记并追踪,化零为整集中建立产业园

  “市场繁荣,乱象丛生”,是吴树对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概括,同样也可以用来形容文物仿制产业,“我们的仿制还很不规范,比如韩国在仿制瓷器时,需要配上标签,写明仿制者的信息,否则是不能交易的。”标明身份这一点,也被安徽省政府参事、工艺美术大师杨其鹏认为是最直接的规范手段,“政府应当设置专门的认证机构,明确每一件仿品的出处和去处,无论买家还是卖家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一清二楚。”

  即便贴上了标签,在利益面前,难保仍有鱼目混珠者。把好鉴定关,是吴树给出的方案:“我在7年的调查中,发现民间有很多古董鉴定高手。”

  他建议,国家不妨在民间选拔一些草根能人进入鉴定机构,最大限度地将各种科学手段引入鉴定机制,然后分级建立服务民间收藏和文物交易市场的鉴定机构。“这样,就能大幅减少假文物的流通。”

  杨其鹏则希望政府能将散落各地的作坊式加工点集中起来,建立文化产业园,“将小企业、小作坊整合集中进入园区后,可以彻底解决噪声、粉尘、污水等环境污染问题,也有利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大量的文物仿制从业人员,张友宪认为应当讲求职业道德,不要欺骗消费者,也不要直接参与高仿品的销售流通环节,应选择诚信守法的中介机构来进行流通工作,以保证市场良性循环。

  当然,追古也并不是唯一的思路,从事瓷器制造业的陈立恒有另一番考量,“中国瓷器不能老是仿古、复古,而要为瓷器注入新生命。古代的文化资源只有被恰当地运用才可能传承下去,如果只是因循守旧或者束之高阁,绝对是一种浪费。”

  在各路观点中,也不乏强硬派。基于对中国文化品质受创的担忧,杭间认为,“中低端的仿制产业容易搅乱市场,混淆视听,不应该存在。”但他认为可以保留精仿工艺,与博物馆进行合作,但是数量和流通渠道都必须严格监控,保证传统文化的品质。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皇帝也造假字画 古字画伪作亦有真价值
·下一篇文章:邮票保存收藏两不误


【相关内容】

漫威之父斯坦李去世!享年95岁 漫威宇宙就此终结 如江湖失去金庸

佚名

一幅画495欧 维也纳动物园熊猫成网红画家

佚名

投资艺术品基金950万打水漂

佚名

投资艺术品基金950万打水漂

佚名

国画大师遗产案开审 母亲95岁生日子女上庭争产

佚名

调查称古玩城淘宝是奢望 95%属中低水平仿品

佚名

艺术品市场中95%是假货 藏家买到只能认栽

韩帮文

艺术品市场中95%是假货 藏家买到只能认栽

韩帮文

拍卖行热衷海外“淘宝” 回流作品易让买家认可

佚名

王沂东《新娘》1955万元出嫁

王君平